最近,《花儿与少年7》上演了一场综艺口碑的极限反转。开播前,因嘉宾阵容没有顶流加持,那英、陈数、龚俊、张晚意等组成的队伍被不少人预判“必糊”,网络上满是唱衰声音。但节目播出后,口碑直线飙升至豆瓣8.7分,全网热搜超200个,首播25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一亿,用数据狠狠打破了前期质疑。
打破剧本束缚是节目逆袭的关键一步。以往旅行综艺常见的“经费紧张”“强制撕X”等冲突设计被全部舍弃,节目组不再用任务绑架嘉宾的旅行体验。在埃及神庙参观时,张晚意直言旅行不该像应试,观众想看的是真实感受,这番话也点醒了节目组进一步调整规则,将必要的行程安排自然融入体验中,让嘉宾能真正享受旅程而非完成任务。这种对真实的尊重,让节目褪去了刻意感,每一个画面都显得鲜活自然。
嘉宾们充满“活人感”的群像表现更是圈粉关键。多位嘉宾颠覆了大众固有印象:张晚意从严肃的“正剧脸”变成了幽默的“黑皮喜剧人”;那英撕掉了“低情商”标签,会为队友擦泪、帮忙整理行李,直率中藏着细腻;陈数也放下精致包袱,还坦然反思“空调事件”中的边界感问题。更难得的是全员“不扫兴”体质:龚俊会为省经费收起剩鸡翅;李沁即便生病也坚持不拖累行程,被赞“可靠姐姐”。正是这种真实的互动与温暖的氛围,让《花儿与少年7》成功封神。